施生堂 | 居屋的订价为何这么高?

2018-03-05 16:39 来源:东北中原之声

新一轮的居屋单位快将开售,它们分别是位于启德的启明苑、位于长沙湾的凯乐苑与位于东涌的裕泰苑。这些单位的面积由278平方呎至631平方呎都有,相比现时私人市场出售的单位,已不算太细;估计会非常受欢迎,申请人数一定又会破纪录。

 

不过,我最近接触到一些年轻人,他们在知道居屋的新订价之后,反而感到很沮丧。因为他们发觉,即使是居屋,他们也买不起。他们说,居屋原本是居者有其屋的缩写,现在已名不符实。

 

现实是启德的启明苑,平均订在13,935港元一呎,七折后也要卖9,755港一呎,相信其中一些楼层高、座向好的单位,售价将会过一万元一呎,听起来也很吓人。年轻一代怎能不失望?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居屋的订价机制不合理。居屋属资助性房屋,没有理由订价得与私人市场挂钩。政府不是说目前私人市场的楼价已经偏高吗?政府还出了不少辣招企图改变这种楼价偏高的情况,那为甚么在为居屋订价时,非要与偏高的楼价挂钩呢?那岂不是在把这偏高的楼价也合理化了吗?

 

房委会的说法是,在订价时,他们除了可参考私人市场的价钱外,找不到有其他更好的参考价;但他们已按照不同时期市民的购买力,调整折扣的比例。如果房委会发觉所订的价钱合资格的申请者会负担不起,他们打多一些折扣,七折不成可以打六折。房委会不会不考虑市民的购买力。

 

然而,居屋的买家不要忘记,若果买的时候折扣多,将来卖楼的时候,要补的地价也会多。所以,这个与私人市场挂钩的高楼价不是虚的,而是买家需要实际认受的楼价。它不但会导致买家将来不易有溢价,而且还需要承受较大的价格回落风险。但我却看不到有特区政府高官出来提醒居屋的买家,他们今天接受的价钱其实是偏高的。

 

其实,房委会根本没有把居屋平卖给买家,而是以市价卖给买家。买家所获得的折扣是有代价的,打了六折之后,买家所得的业权也只剩下六成;还有四成是仍在香港特区政府手里。将来卖楼的时候,特区政府可以凭这四成的业权,要求分取楼宇的溢价。可见特区政府根本没有真正打折扣给居屋的买家。

 

我认为,这样的订价机制根本不符合居屋作为资助性房屋的性质,应考虑重新检讨。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只与合资格人士的购买力挂钩。而当居屋的业主将来要出售的时候,亦不可拿到私人市场去卖,而只能卖给符合申请居屋资格的人士。这样,居屋就可以反复地用来解决港人的首次置业问题,而不会不断地流失到私人市场去。这样反可令社会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至于出售时的价格,由于对象已有限制,香港特区政府就不用指导,由买卖双方自行讨价还价便是。特定的买家,自然有其特定的负担能力。香港特区政府只需制定机制,防止不符合资格的人有机会买到二手居屋便可以了。











相关阅读:
施生堂 | 意外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绿置居替公屋 林郑思路没错

本站所载各种成交信息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公司不对成交数据的准确性做出承诺,也不对任何错误负任何法律责任。所有合同均以最终签约为准。

Copyright © 2017 中原地产代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号: 沪ICP备100139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