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热线:4006622730转8888

厉害了!东莞今年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增幅创近五年新高

2019-03-13 09:19      来源:  未知

赣深高铁清溪段石马河特大桥施工现场,矗立着三个40多米高的大型桥墩。桥墩下,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塘厦—深圳”区段工程正如火如荼开展。赣深高铁是国家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赣深高铁设在塘厦镇的站点“东莞南站”地下空间共构项目也将开工,共总投资6.3亿元。此外,赣深客专东莞段全年计划完成投资11亿元,

这是今年以来东莞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东莞初步安排重大建设项目338个,同比增幅为36.8%,预计总投资达4895亿元,年度投资额655亿元。

纵向比较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额逐年增加

从纵向来看,最近5年东莞重大项目的数据显示,重大项目数量逐年增加,从2015年的177个,到2017年突破200大关,达到230个,2019年更是突破了300大关,达到338个,增幅多达36%,为近5年来最高。

重大项目投资额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动力。从总投资来看,东莞重大项目总投资呈现逐年上涨趋势,从2015年的3049.2亿元升至2019年的4895亿元,5年来增幅超过60%。特别是2016年,重大项目总投资飙升到4253.2亿元,增幅近40%。随后两年呈稳定小幅增长态势,2019年增长幅度近9%。

从数据来看,年度计划投资额也在逐年增加,从2015年的321亿元到2019年的655亿元,5年间增加1倍多。

从实际完成投资情况来看,最近5年东莞均超额完成重大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完成比例在118.7%至127.6%之间,2018年的完成比例为近5年最高。

针对项目落地较慢的短板,从去年开始,东莞大力加强项目落地建设。13名市领导挂点服务22个五亿元以上项目,推动加快落地。成立建设工程总指挥部,开展“百日攻坚”大会战。今年,东莞在全市掀起了“执行力建设年”,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检验执行力的“主考场”。同时,东莞还着力通过推动改革加快项目建设,通过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告知承诺信任审批模式,将审批项目从162项压缩到60项,审批时间减少一半以上。

在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建设、储备的闭环中,重大招商项目可以说是“源头活水”。去年以来,东莞大力抓好产业谋划招引。组建市级新型招商机构——市招商创新办,在年底的机构改革中还新组建了东莞市投资促进局,建立市镇联合、资源统筹、跟踪洽谈等新机制,出台“重特大项目招商十条”、“高质量利用外资十条”、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扶持企业上市等新政策。

去年全年,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72宗,协议金额2052亿元;引进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02宗,协议金额36.5亿美元。去年6月,全市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招商大会召开,包括紫光芯云产业项目在内的29个高端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落户东莞,协议投资金额超过4000亿元。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重大产业项目的作用还在于可以看作东莞招商的名目,通过公开的信息吸引相关产业的投资,由此也将在该领域的上中下游企业中间产生集聚效应和联动效应,带动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共同发展。

投资类型“制造业立市”导向突出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亮点多

重点项目的类型,各类型项目的数量以及投资额大小,都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重心。梳理珠三角各城市的重点项目类型可以发现,基本都涵盖了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三种类型。其中,产业类项目是各个城市发力的重点。

东莞今年338个重大项目按类型划分,基础设施工程62项、产业工程236项、民生保障工程38项、城市更新项目2项等共四大类。其中,产业工程项目占比近七成,数量较去年的176项增长了近30%,显示出“制造业立市”的强烈导向。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的数量最多,共有65项,包括投资额43亿元的华为南方工厂项目(二期)、投资额50亿元的欧菲光电影像产业项目、投资额50亿元的滨海湾新区OPPO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等龙头企业的新项目,欧珀、华贝科技等企业增资扩产项目也计划于今年投产,其他还包括生物产业工程4项、高端装备制造工程59项、新材料产业工程12项等。

林江认为,这释放了东莞未来希望往现代制造业方向发展的信号,显示东莞正在“抢先一步”为今后产业的发展布局,加大城市竞争力。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既是对未来5G时代到来所做的准备,同时也符合东莞当前对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方向。

去年,着眼于推动产业长远健康发展,东莞出台重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五大新兴领域和十大重点产业,规划“一核三带十区”,布局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林江表示,这体现了东莞对自身未来发展前景、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作出的正确判断,重大产业项目的类型实质上也表现了“补短板”的决心,是东莞对当前自身产业进行评估后得出的结论,对照自身不足“补短板”,最大限度去发展和引进新兴产业。

与此同时,重大产业项目特别是现代产业项目的落地必将带来高端人群的集聚,对城市品质和民生保障也提出更高要求。但客观来讲,与广深港澳等先进城市相比,东莞的城市品质还存在差距。东莞由此提出了“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新目标愿景。在重点项目布局上,也体现了对城市品质和民生保障的不断强化。

此次投资的基础设施工程达62项,数量总体而言较去年增加31.9%,包括大量公路工程、水利工程、城市建设工程、环保工程和科技基础设施工程等,特别是市民们翘首以盼多年的地铁1号线也于今年正式开工,让人对东莞城市品质提升充满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滨海湾新区、松山湖高新区、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等东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平台,均有多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上马,包括滨海湾新区的滨海大道工程、湾区大道工程,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项目等,重大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速。

由教育项目、医疗卫生项目、文化旅游体育项目、居民保障项构成的民生保障工程项目数量也达到了38项,较去年(社会事业项目)增加了58%,且种类及投资额上均较去年有大幅提升。其中,计划于今年开工的大朗镇新大朗中学、松山湖实验小学分校、谢岗医院新院区二期项目、东莞粤海银瓶合作创新区公租房项目等都体现了东莞“慧民生”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