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400-810-0188

第十二期周报丨武汉城市规划建设再升级 租赁金融支持政策将出台

2018-03-28 09:44 来源:未知

市场热点

武汉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

  (一)总体目标:将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功能品质和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二)七大强化方向

  1.国家战略承载空间 

  推进沿汉孝、武鄂、黄黄高速公路等城市连绵带一体化发展,促进武汉城市圈城市同城化发展。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强化长江新城(新区)的核心带动作用,着力提升主城商务商业、文化旅游、时尚创意等功能;促进光谷、沌口、临空港三个副城升级,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区域辐射带动等功能;加快建设东部、南部、西部三个城市组群,着力提升产业集聚、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3.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 

  长江新城(2018年6月底前完成长江新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长江主轴(2019年9月底前建成示范段)、东湖绿心(2021年底完成)。

  4.推进主城功能提升和旧城更新 

  分类、分区制订城市更新策略,逐步降低主城居住用地比例,增加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增加民生设施(2020年底完成)。

  5.促进新城区产城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新城区和开发区独立成市。以区域干道、城区轨道等“多快多轨”复合交通走廊为支撑,引导副城、新城组群组团式轴向发展。大力推进地铁小镇建设(2020年底完成)。

  6.推进土地集约和空间复合利用 

  建设用地要锁定总量、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探索土地空间资源集约节约发展的有效途径。土地资源供给重点向现代服务业、公益性服务、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倾斜。促进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利用。推进土地混合开发和复合利用,加强轨道站点周边及地下空间的整体开发利用,打造“立体城市”。

  7.建立“多规融合”的规划体系

  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的融合,构建“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三)提高城市品质与特色

  1.国家战略承载空间 

  2.全面开展城市设计 

  构建全市“总体—区段—专项”的三级城市设计体系,制定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完善城市设计配套技术标准,推进城市设计“法定化”。

  3.因地制宜推广街区制 

  城市新建区域要推广实行街区制,试点规划建设一批开放式住宅小区,坚持密路网布局,加强次干道和支路网建设,原则上次干道按照300—400米、支路按照100米左右间距进行控制。

  4.彰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 

  分类、分区制订城市更新策略,逐步降低主城居住用地比例,增加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增加民生设施(2020年底完成)。

  5.加强特色小镇集群和村湾建设 

  (四)提升城市宜居环境

  1.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2.增加公园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

  3.大力建设郊野公园群

  依托木兰、将军山—道观河山系打造北部“郊野公园+山地旅游”群;依托梁子湖、鲁湖、沉湖—索河水系,打造南部“郊野公园+湖区休闲”群;沿外环线打造“郊野公园+主题休闲游憩”群,建设一批复合型郊野公园和美丽乡村发展带。

  4.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农田

  5.大力推进“四水共治”

  6.持续推进大气环境和垃圾综合治理

  (五)提高城市交通和市政设施承载力

  1.建设现代化国际性综合交通中心 

  提升武汉天河机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和空空、空铁转运能力,大力发展国际航线,加强与鄂州顺丰货运机场的连通。建设武汉至西安高铁,积极推动规划建设武汉至杭州高铁,争取沿江高铁、武汉至福州、武汉至青岛、武汉至贵阳高铁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基本形成“两纵”(京广、京九线)、“两横”(沪汉蓉、沿江高铁)、“两连”(兰福、胶桂线)的“米”字型高铁网。

  2.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地铁城市+慢行城市” 

  到2020年底,基本形成覆盖三镇、通达新建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迈入全球地铁城市第一方阵,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40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例达到60%以上。

  3.大力实施城市“畅通工程” 

  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完善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加快形成全域“五环十八射”快速路网格局。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农田。

  4. 完善静态交通设施 

  按照“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的原则,适度提高停车场配建标准,扩大 停车设施供给。

  5.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6.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新开发地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旧城区要结合“三旧”(棚户区)改造,整体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六)提高建设水平

  1.强化建筑设计管理

  2.落实工程质量责任

  3.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完善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关技术标准,力争到2020年底,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40%。

  4.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以长江新城(新区)和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为试点,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生态示范区、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和高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楼市政策

  今年将就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布相关文件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今年将就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布相关文件,有望今年上半年出台。正在与相关部门研究公募REITs推出的时间表,希望能够尽早展开试点。

  武汉发布公积金新政 “九大招”维护缴存职工使用权益

  ◆3月21日,武汉公积金中心、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国土规划局、市财政局以及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发布 《关于维护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购房贷款权益的通知》,包括提高公积金个人贷款办贷效率、尊重购房人选择购房贷款方式的权利、加强受托银行考核管理、加强销售行为管理、推进“互联网+住房公积金”融合发展等9个方面,将以此维护缴存职工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权利。

  仇保兴:国务院正在制定中长期健康发展的房地产调控手段

  ◆3月24日,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论坛上表示,国务院正在制定中长期健康发展的房地产调控手段,以解一线城市中出现的“紧平衡”现象。城市能不能吸引人,关键看配套、人居环境,三四线城市应该在公共品方面逐步和核心城市趋平,将来把三四线城市作为养老基地,或专业化发展基地才有可能。

  中原观点 

  在“房子是用来住的”、“租购并举”的房地产政策引导下,银行积极支持房屋租赁业务,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主要模式:一是给房企提供贷款,用于住房租赁业务;另一种是针对个人租户推出专门的租房贷款产品。

经济要闻

  楼市数据

  ◆统计局:2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涨幅连续17个月回落。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0.4和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同比涨幅也分别比上月扩大0.4和0.1个百分点。

  房产金融

  ◆房贷利率上浮40%仍未见顶。目前,北京多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上浮15%至25%,最高上浮30%;武汉多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上浮20%;南京首套房贷利率普遍上浮15%;广州、东莞、佛山甚至有个别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上浮40。

  ◆房企融资和资金链问题在2017年已经显露端倪。境内融资如公司债大幅减少,高成本的境外融资风行。进入2018年,就连传统的银行开发贷成本也在上扬。

  中原观点

  ◆对开发商而言,2018年是融资环境很紧的一年,亦是房企4年来资金压力最大的一年。同时2017年中小房企依然举步维艰,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有部分竞争力薄弱者被迫退出市场。

  ◆对于客户而言,各地银行频频上调房贷利率,预计央行加息脚步悄然逼近,紧张情绪正在楼市蔓延。对于想在一二线城市置业的刚需客来说,除了难有实质性下降的房价外,越来越贵的房贷正成为另一道难以跨越的关口。

武汉纪事

  长江主轴网站及数据平台测试版发布

  ◆网站整理了长江主轴到目前为止的工作情况,除信息发布、项目宣传和资料共享以外还综合了国际规划设计联盟工作平台、青年设计师设计竞赛工作平台、公众参与交流互动平台以及大数据分析平台,同时紧密跟踪重要的项目进展,目前网站测试版建设已完成,正式发布上线。

  武汉:启动4个田园综合体创建

  ◆武汉市将投资12亿元,用3年左右时间,在东西湖区、新洲区、江夏区和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建设4个都市田园综合体,以此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市级财政将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按照建设规模、投入强度、建设水平等因素,每个给予3亿元左右资金支持。各创建区按不低于市级奖补资金额度匹配资金,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武汉:合理安排土地供应,落实土地调控要求

  ◆2018年1月至2月,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继续严格落实土地调控要求,全市土地供应面积稳步增长,房地产用地楼面地价回落,土地供应方式以网上挂牌为主,全国排名继续保持“规模居前,价格靠后”。下一步,市规划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核心部署,进一步稳供应、严调控,继续推动土地市场高质量发展。

房企动态

  1.房企战略动向

  优客工场战略合作万科,共同打造创造力阶层的共享办公及服务生态圈;

  泰禾教育签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龙湖地产拟更名为“龙湖集团”。

(点击查看大图)

  2.房企资本动态

  龙湖发行30亿住房租赁专项债券;

  绿地再发15亿3年期定息债券;

  景瑞控股首单CMBS专项计划获批 发行规模7.2亿;

  阳光城完成发行2亿美元境外债券;

  旭辉控股完成非公开发行35亿公司债券。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