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400-810-0188

第二十一期周报 |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规划出台 二七大桥将添7条匝道

2017-06-02 09:44 来源:未知

一周热点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2016—2030)
 

  5月27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2016—2030)》经湖北省、市政府和住建部规划司审查,原则同意规划内容并予以批复后,总体规划主要内容正式对外公布。
 


 

  总体规划首先界定了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的规划期限、范围以及规划原则——
 

  规划期限2016-2030年,其中近期至2020年。

  规划范围生态城北抵汉江、南至马鞍山及后官湖生态绿楔、西达凤凰山产业园、东接三环线,总面积39平方公里;

  规划原则
       全域规划,将生态城的发展与周边区域统筹考虑,打造武汉西部重要的增长极。

  生态城市,保障区域生态格局,注重生态修复、加强生态建设,促进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生态环境和谐共融,建设生态文明。

  产城融合,通过创新产业定位,促进高端服务业、高端特色商业、创新产业等支柱产业和旅游、文化艺术特色配套产业融合发展,切实将生态城建设成为宜业宜居的城市发展典范。

  城城对接,通过差异化、互补性研究,实现与主城区、蔡甸城关、东西湖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

  节约高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优化城乡空间格局,构建城市开发实体边界,引导城市集聚发展、集约用地。
 




 

  同时对规划区的定位、目标以及未来的发展规模进行说明——


 

  在空间上打造 “一轴、一心、多廊、多组团”,同时划分出三类空间区划管制区: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缓冲区、城镇建设区——
 

  一心即什湖生物多样性核心。依托什湖及周边湿地,打造生态城生物多样性核心区,确保预留足量的生态空间。

  多廊即多条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廊道。为保证南北向的生态联系和景观的渗透性,结合香河、高罗河等水系和城市主要道路,打造以南北向为主的多条生态廊道,确保什湖与后官湖、汉江、马鞍山等生态要素的连通,构建区域整体生态框架。

  多组团即多个功能混合的产城融合组团。基于既有的生态框架,采取组团式发展模式,沿新天大道空间拓展轴布局六个产城融合的组团,组团内部以混合用地为主,强调功能的混合。

  生态保护红线区指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以自然山体、水体及湿地为主,主要包括什湖生物多样性核心区、马鞍山生物多样性核心区及重要的生态廊道,面积11.2平方公里。

  生态缓冲区指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区外,具有一定的生态保护价值,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的区域,面积10.8平方公里。

  城镇建设区包括适宜开发区和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区域,总面积17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汉蔡高速以南,应依据规划进行合理开发。

 

  遵循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发展相结合的方式规划示范区——

  产业发展
      ◆生态城应形成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支柱、以汽车整车制造与智能装备研发为基础、以生态示范型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其中高端服务业主要包括高新技术研发、低碳生态技术、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生命健康、商务金融等。汽车整车制造与智能装备研发主要包括汽车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研发、智能装备研发等。生态示范型产业主要包括生态示范农业观光示范、农业种植等。

 

  生态保护
      ◆什湖生物多样性核心区主要是将什湖周边的水体进行水网连通,构建新型河道和沟渠系统,改造坡岸结构,修复坡岸生态系统,从而达到坡岸稳固、防渗、植生和拦截营养的目的。

  ◆马鞍山生物多样性核心区包括马鞍山山体本体线周围50至300米内设立为山体保护区。减少外围人为活动对自然山体的干扰,重点加强山体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农业用地保护和管理,对裸露地、采石破坏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在坡度较大地段种植生态效益林,防止水土流失;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原则,保护性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引导观光旅游业健康发展

  ◆生态廊道指生态城南北联系的生态廊道,是什湖生物多样性核心区及马鞍山生物多样性核心区、后官湖的重要生态连接,且能有效控制城市增长。

  ◆生态农业区作为分隔集中建设区的绿色基底,充分渗透绿地、农田、水体等自然因子。
 

  文化发展
      ◆强调文化融合,将法国文化中最典型的优雅、自由、浪漫与本地域的知音文化相结合,创造独特的文化氛围;明确鲜明的文化主题,自然山水文化、地方历史文化、法国文化三个文化主题相互支撑、影响,共同构成生态城的文化发展主题;完善各级文化设施,构建点面结合的多层级网络状生态城文化服务设施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功能完善和特色鲜明的文化核心区,构建布局合理、满足不同需求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创立文化艺术品牌,创立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品牌,结合三大文化主题,树立文化形象代表。


 

  城市综合交通:依托“新汉阳站(武汉西站)”,以“一铁三轨四快”为构架,形成远程辐射全国,近程辐射天河机场、主城区及周边区域的快速、安全、高效的对外交通系统。

  铁路:生态城内预留兰福高铁,并在生态城附近设新汉阳站。

  道路:形成由汉蔡快速路、新天大道、龙阳湖南路西延线及三环线、快活岭路、四环线、知音湖大道组成的“三横四纵”对外骨架路网。

  轨道:形成“三线六站”轨道线网,轨道4(蔡甸线)、11、17号线对接新汉阳站,是生态城的主要对外公共交通走廊。

  对外枢纽:以新汉阳站为主体,形成武汉西部地区的综合客运枢纽,近距离为生态城服务,通过轨道17号线,实现生态城与天河机场的高效联接,形成“高铁+航空”联运体系。

  

 

楼市政策
 

  宏观政策

  ◆5月23日,国土资源部官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将“征收宅基地和地上房屋,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居住权。”纳入新条例。

  地方政策

  ◆5月21日,武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公布新落户政策,其中,对于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毕业3年内无须买房即可申请落户,自5月22日起实施。

  ◆江苏省住建厅发布文件称,要求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选择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扬州6个城市开展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试点要求鼓励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到2020年,基本形成渠道多元、总量平衡、结构合理、服务规范、制度健全的住房租赁市场。

  

  中原观点

  武汉是科教大市,在校大学生人数130多万人。为留住人才,近年来武汉不断降低大学生的落户门槛,并明确提出,未来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在汉创业就业。户籍新政的实施,放宽了大学生和优秀人才的落户门槛,为武汉招才引智、赶超发展再添“加速器”。

  

经济要闻
 

  经济数据

  ◆2016年全年,湖北省完成投资2.95万亿元,投资量及增速均位居全国第7位;同时截至2016年底,湖北省地方国企资产总额约2.4万亿元,同比增长27.1%,增速排名全国第三。

  ◆5月25日,央行早间开展7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600亿元7天期和100亿元14天期,中标利率均与前次操作持平,分别为2.45%、2.6%。当日到期逆回购规模亦为700亿元,因而央行此举实现等额对冲,未净投放或净回笼流动性,终结了此前持续两日的净回笼。

  ◆央行2017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93万亿元,同比增加2268亿元;同期人民币贷款虽同比少增,但仍是历史同期次高,总量较大。

  ◆5月25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4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占比下滑至1.6%,排名降至第七,被瑞士法郎超越。同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报6.8678,较上一交易日涨231个基点至逾三个月新高,盘中最高触及6.8655。

  中原观点

  在缺乏降准预期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是补充流动性的最重要手段,从这个角度出发,央行也将大概率续作MLF。此外,随着二季度进入利率债净融资高峰期,考虑到资金面过度波动并不利于国债和地方债发行,央行对维持资金面稳定的操作也将更加频繁。

  

武汉市政
 

  武汉成立“校友联盟” 揽全球人才回汉

  武汉市政府设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重点项目——“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 ,武汉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联盟主席。联盟成立大会将部署“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作,发起设立“武汉校友资智回汉产业基金” 。
 

  武汉今年将启动修复“三环十三射”及主干道工作

  今年1月至4月,已完成“三环十三射”及在建工地周边破损路面近10万平方米维修任务。对于小面积破损,采取应急修复,对于三环线额头湾立交等破损范围较大的路面,将于6月启动“整容”工程。
 

  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规划建设总体方案出炉

  “中国·武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规划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出炉。5年内,武汉开发区将打造国际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综合创新试验示范区,助力武汉建成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的标杆城市。
 

  华科校友回汉签约800多亿

  华中科技大学第十届企业家论坛新闻发布会在汉召开。数百位华科大校友企业家届时回汉,目前,确定签约项目总金额已逾800亿元。


 

  ◆◆◆房企战略动向

  首开万科合作成立物业服务公司;豫园商城重组获得复星复地大额注资;光明地产将开发上海泗泾古镇PPP项目,海航集团与法国PVCP集团合作在中国开发度假村
 


 

  ◆◆◆房企资本动态

  龙光、华夏幸福相继发行永续债;首开发行购房尾款资产支持证券用于补充流动性;保利置业、阳光城为各自地方公司进行贷款担保
 




 

  青山江滩二期“六一”开园 多个运动场馆分时段免费开放

  ◆青山江滩二期即将于6月1日开园,先期开放2.1公里建设一路至建设五路段。青山江滩二期弱化江、滩、堤、城之间界限,形成完美的“江、滩、城”三位一体式景观,设有足球场、健身广场、游泳池等娱乐体验设施,青山江滩二期从建设一路至武丰闸段,全长5.5公里。总面积近41公顷;

  ◆青山江滩二期植被覆盖率达到74%左右,为全市江滩之最。建设三路至建设四路之间的江滩段,一条近700米长的“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片低洼区域,里面种有芦竹、细叶芒、凤眼莲等多种挺水植物,后期还将放入观赏鱼,安装小型泵站,使其成为活水,既能收集、调蓄、净化雨水,也成为市民游玩观赏的景观。同时4处覆土建筑物的地下一层将引入商业配套服务,满足来游玩的市民吃喝玩乐的需求。4处地下空间的总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

  ◆青山江滩二期对堤身的空间复合利用也是一大特色,在全市江滩公园中首次采用地下停车位。在建设二路、建设三路、建设四路、建设七路等4处覆土建筑物地下空间内,地下二层共建设了2200余个停车位。“六一”将先开放建设二路的地下停车场,可停放550台车辆。后续将根据建设进度,相继开放。停车费为3元/小时,停放24小时45元封顶。



 

  武汉续建多条二环线匝道,二七大桥汉口桥头将添7条匝道

  ◆武汉二环线是武汉中心城区快速路,两年前正式“画圆”,但是,原规划中的部分匝道未建,影响通行效率。昨悉,多条应建而未建的匝道已悄然开建,其中二七长江大桥汉口桥头将建设一座大型互通立交,共有8条匝道,建成后可实现二七长江大桥与江北快速路的互通。2018年底,该互通立交有望与江北快速路同时通车。

  ◆8条匝道,目前实施建设的有A、B、C、D、E、F、H匝道共7条,G匝道预留。除G匝道外,其余匝道实现了二七长江大桥汉口方向、武昌方向的车辆与江北快速路互通。其中有6条是建设二七长江大桥时就已预留,另外2条是新增的。该互通立交计划于2018年底随着江北快速路一并建成通车,届时二七长江大桥汉口桥头上下桥将更加便利,周边交通压力得到缓解,二七长江大桥的交通疏导作用将增强。


 

  长丰大道高架全部匝道有望8月前完工

  ◆2015年9月,长丰大道高架桥主线正式通车,作为武汉市内连接二环线与三环线的重要通道,整个长丰大道高架主要为汉西、古田片区的市民带来交通便利。在通车之初,沿线共布置了5对上下桥的匝道,同时在高架与二环线连接的常码头,打通了汉口火车站往长丰大道、长丰大道往汉口火车站、长丰大道往二环线知音桥等3个方向的匝道。另外,长丰大道还与三环线相接,可驾车直接驶上三环线,或从三环线进入长丰大道。

  ◆但受施工场地的限制,仍有部分匝道迟迟未能动工。以常码头为例,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此处共有4条匝道,其中3条已经通车,剩余一条从二环线知音桥方向左转前往长丰大道的CA号匝道,预计今年6月底即可完工。届时,从二环线知音桥往长丰大道的车主将告别绕行,实现全程快速路直达。另外3条匝道,也在施工方24小时连续施工下,预计将于今年8月前全部打通。